无标题文档
|
 |
|
赤壁热门推荐 |
|
 |
常用资料 |
|
 |
战场资料 |
|
 |
更新日志 |
|
 |
玩家面对面 |
|
 |
演武堂 |
| |
|
|
|
智谋(1)初出第一招,“小经典” 简介:黄巾之乱,东阿县丞王度造反,县令逃走,老百姓也东奔渠丘山避祸。程昱发现,王度等叛贼得城却不驻守,反屯兵于城西外,便料想他们成不了大事,只是些无组织无纪律的乱贼,抢劫些钱财罢了。又见城墙高厚,城内粮食充足,于是程昱劝说薛房等人召集百姓,回城抗贼。薛房表示赞同,可无奈老百姓怕事,很不配合。程昱略施小计,先暗遣骑兵偷至东山,高举旗帜,再让薛房大叫几声:“贼军已至”,遂奔城逃命。百姓顿时吓得不知所措,于是就跟着跑进城了。 果然,王度攻城不下,撤军时,程昱率众杀出,破之。
小论:这条计策算是“小经典”吧,面对百姓的不配合,程昱既不“硬”来,也不施“软”,巧妙的抓住了百姓畏贼的心里,把他们引诱到城中。都到了“孤城奋战,不胜就亡”的地步,(虽然事实不至于如此,但在百姓眼里或许是这样),当然要拼死一战拉。加之程昱领导有方,故胜贼兵。
智谋(2)先见之明 起初,兖州刺史刘岱和袁绍、公孙瓒和亲。袁绍的妻子儿女在刘岱处居住,公孙瓒手下的范方也率军队帮助刘岱。后来,袁绍和公孙瓒结仇,于是公孙瓒让刘岱和袁绍绝交,并对范方下令:如果刘岱不同意,你马上带兵回来,等我砍了袁绍,再砍刘岱。 刘岱寻思好几天,难下决策,于是去找程昱求计。程昱说:“哪有放弃近援,而寻求远助的道理?公孙瓒虽新胜袁绍,但终究被其所擒。看问题不能只在意一时的权势,要深谋远虑,否则定会失败。” 刘岱从之,后来果如程昱所言。
智谋(3)与文若力保三城 曹操统主力伐徐州,后方兖州空虚。陈宫、张邈迎合吕布,发动叛乱。除鄄城县、范县、东阿县之外,其他城池纷纷响应。 又陈宫指东阿,汜嶷指范县,郭贡指鄄城。 形势对曹操军相当不利,失则无家可归,在此危难关头,荀彧不负重托,临危不乱,冷静分析,看穿张邈计策,及时调兵遣将,防御周密,又智退郭贡数万大军,保全鄄城。 程昱则巧劝范县靳允,靳允诱杀汜嶷。程昱又及时调遣骑兵,截断仓亭津渡口,致使陈宫军无法过河。 最终,保全鄄、范、东阿三城,给曹操留住了反败为胜的“资本”。 小论:谋士就应该如此,危难关头及时“发威”。 形势虽险,多智则不败。形势虽利,失智则必败。 智谋(4)给曹操泼一头“清水”。 曹操为夺回兖州,和吕布交战,不利,又蝗虫灾害起,双方缺粮,皆退兵。 袁绍遣使劝曹操,说是要双方联合,让曹操搬到邺城去。 曹操失兖州,又缺粮,形势不太乐观,于是就想答应袁绍。 多亏程昱及时劝说曹操,给他分析形势,曹操这才“清醒”过来。
智谋(5)看穿刘备心 刘备投靠曹操,程昱和郭嘉劝曹操杀之,曹操不听。 后曹操遣刘备截击袁术,程昱和郭嘉听说后,再劝之,言刘备必反。曹操顿时醒悟,却已放虎归山。
小论:这刘备运气真是好。 程昱和郭嘉看刘备很准,很透彻,可曹操不听,终错过杀他的良机,后悔了吧? 周瑜看的也很准,也很透彻,可孙权不听,也错过杀他的良机,也后悔了吧? 我发现孙权(晚年)和曹操都有这么一个毛病,该砍的人不砍,不该砍的人瞎砍。
智谋(6)耍帅、玩命 时袁绍大军位于黎阳,将要南渡。 程昱七百人守鄄城,曹操恐他被砍,于是派二千小弟支援,程昱拒绝,他说:“袁绍仗着自己兵多,我这兵少,他必然不会放在眼里,所以不会来砍我。可如果加兵的话,那他必不会放过我,攻之必克。”曹操从之。结果,正如程昱所料,袁绍果然没去砍他。 小论:程昱这见解,虽说不是很高明的那种,但却抓住了袁绍的心理,“秀”了一回“帅”,有魄力。 |
|
|
 |
|